在一檔“電視養(yǎng)生節(jié)目”的現(xiàn)場,一位“三國時期”的御醫(yī)說了這樣一段話:“皇帝用了我的藥,沒幾天就長出了幾根新頭發(fā),遺憾的是,沒過幾天他就駕崩了……”
《歷史那些事》第二季視頻截圖。
你大概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景出自一部歷史紀錄片……
這部被網(wǎng)友稱為“不正經的紀錄片”叫《歷史那些事》,前段時間還登上了熱搜榜。網(wǎng)絡上,既有人把這部片“吹上天”,也有聲音認為它滑向泛娛樂化。最近,我們采訪了它的導演金鐵木。
為了和兒子對話
“我做這個紀錄片,最初就是想和我兒子對話。”
這樣的初衷似乎和大多數(shù)人想象的不一樣——雖然這部紀錄片如今在B站上被一些年輕人“吹上天”,但它的開始卻來自于導演金鐵木在和他兒子的溝通中感受到的代溝和那種挫敗感。
“我兒子是一個典型的處于‘90后’和‘00后’之間的人。我跟他打了十幾年的交道,斗智斗勇,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我認為,我還是非常失敗的,因為我覺得我沒有進入到他的內心世界。”
但同時,金鐵木也“想和他們對話”,他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拍一部年輕人喜歡的紀錄片。
《歷史那些事》第二季中模仿邵氏電影風格的鏡頭。視頻截圖
于是,在《歷史那些事》中,你可以找到模仿了邵氏電影風格的拍攝手法或是致敬王家衛(wèi)的《東邪西毒》的臺詞和畫面,能看到張之洞說,“你連百度詞條你都上不了,跟老夫叫什么囂啊你”,甚至還能看到動畫片《愛、死亡和機器人》的蹤影。
雖然網(wǎng)上也有人質疑,歷史類紀錄片是否能用如此“不正經”的方式去拍攝,但金鐵木說,他兒子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后,就給了一句評語——“沒想到你這人還行哈”。
他覺得,這寥寥幾字的評語就清空了自己十幾年的郁悶。
他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假設我是一個父親,生了很多這種小孩,《歷史那些事》就屬于那種“長歪了”,調皮搗蛋的,但它代表著未來。
《歷史那些事》第二季視頻截圖
“吃喝至死”
雖然擺出了一副想要和年輕人對話的姿態(tài),但金鐵木其實并沒有遷就的意思,或者說他還有自己堅持的東西。
這一點從他選取的紀錄片題材中就可以看出來——在一個美食類紀錄片大行其道的年代,卻偏偏要用歷史類紀錄片和年輕人對話。
事實上,就在《歷史那些事》播出的同期,各色美食紀錄片也在熱播。
“這好像是一個全民吃喝的年代?!苯痂F木對此有著直觀的感受,“美食類紀錄片動不動播放量就過億,我們一部歷史類的紀錄片,現(xiàn)在播放量能過一千萬,我已經很高興了?!?/p>
但流量上的差距往往會衍生出很現(xiàn)實的問題——窮。
金鐵木毫不諱言,因為沒錢,《歷史那些事》劇組必須要縮短拍攝周期,拍攝那段時間,大家平均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
《歷史那些事》第二季出現(xiàn)的微信群聊鏡頭。視頻截圖
“我以前上研究生的時候,會探討四個字——娛樂至死。因為那時候電影要商業(yè)化,很多老同志看不慣,說電影完了,要娛樂至死了?!?/p>
等到金鐵木到了自稱“老同志”的年紀,他自己也說了一個詞——“吃喝至死”。“現(xiàn)在,尤其在我們紀錄片領域,幾乎全是美食為主的。”
“我不是說美食不好,但不能所有人都去干輕松的事情?!苯痂F木說,自己就情愿去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經受彈幕的考驗
他說的“費力不討好”首先體現(xiàn)在和彈幕的“斗爭”上。
“我們這種‘不正經的紀錄片’必須要接受彈幕的考驗。因為現(xiàn)在的‘90后’‘00后’特別較真,一堆人隔空討論,還互相佐證資料。如果有嚴重的硬傷,這個片子一季下來就會廢掉?!?/p>
金鐵木甚至坦言,自己很怕彈幕,但當“看到網(wǎng)上的小朋友們夸我?guī)拙?,這比獎項什么的重要得多”。
為了應對龐大的“彈幕檢查團”,劇組在史實方面特別謹慎。
金鐵木說:“劇本來來回回,四五個人得折騰一年多,編審一層一層地去過,看是否有史料出處。”
《歷史那些事》第二季中的彈幕。視頻截圖
譬如在片中塑造辛棄疾這個形象,演員扮演只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背后要傳達出辛棄疾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的理想追求和情感。
“但這些都不是杜撰的,而是在查閱近幾十本權威資料的基礎上塑造的結果。能翻到的和辛棄疾有關的書,我們基本都看了?!?/p>
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被罵的地方。
《歷史那些事》其中一集在劇情中植入了廣告,結果“彈幕上全是罵的”。金鐵木的第一反應是“罵得非常對,把廣告和節(jié)目內容混淆是非常不對的”。
他向記者解釋,這件事他此前并不知情?!拔覀円呀洶涯且患膬热葜匦伦隽?。下次再也不會出現(xiàn)片中上廣告的情況。”
金鐵木后來苦笑:“所以你看,像這種‘不正經’的歷史類紀錄片,比正經紀錄片經受的考驗要可怕得多。”
不過,在金鐵木看來,“不正經”其實只是這部紀錄片的外殼。
他認為,“90后”“00后”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代,他們玩的、吃的和骨子里的文化基因都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不同?!八砸儞Q一種形式去講述歷史?!?/p>
“我特別喜歡我的這些觀眾,因為我覺得他們代表著未來。我們有理由、有責任讓年輕人在美食、課本、日本動漫之外,還能看到鮮活的中國歷史。”他說。(記者 宋宇晟)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