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新華社貴陽7月12日電 題:把生留給百姓——重訪百名紅軍跳崖犧牲地
新華社記者 李驚亞
“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來歡迎,官長士兵都一樣,沒有人來壓迫人……”頭發(fā)花白的陳德昌每當想念父親陳世榮,就會輕聲哼起這首中央蘇區(qū)民歌《當兵就要當紅軍》。
陳世榮原名何步榮,曾在紅六軍團十八師五十二團任司號員。
1934年8月,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長征先遣隊紅六軍團兩個師6個團共計9700余人從湘贛根據地突圍西征。陳世榮時年19歲。
10月5日,紅六軍團五個團進入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遭遇桂敵,被截為幾段,陷入重圍。
16日,困牛山戰(zhàn)斗打響。紅十八師師長龍云和五十二團團長田海清率800多名戰(zhàn)士斷后,拖住敵軍和地方民團。
困牛山山勢南高北低,南、西、北三面黑灘河環(huán)繞,南端是虎井溝,靠著困牛山的懸崖長滿雜草,最高處有70多米。
陳德昌根據父親生前回憶,紅軍剛上困牛山就發(fā)覺被設伏。師長龍云率200余人沖出重圍。但兇殘的敵人裹挾老百姓做“人墻”,逼向留在困牛山上的紅軍余部。本可殺出一條血路的紅軍不忍開槍,部分紅軍被逼至懸崖邊。這時,連長讓大家把槍甩下河去,一起跳崖。
許多村民親睹了這壯烈的一幕。因為跳崖的紅軍太多,戰(zhàn)斗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黑灘河邊都能看到紅軍戰(zhàn)士的遺骨。
“我父親說,跳崖是在下午,他知道崖很深,但不愿做俘虜,寧可跳崖?!标惖虏f。
陳世榮跳下去后被藤纏住,撿回一條命,后被當地人收留救治,定居馬槽溪村。解放后,陳世榮每年都要去跳崖的地方祭奠戰(zhàn)友,直到2001年去世。
這段悲壯的歷史過去一直不為人所知。2001年,楊又鑄任石阡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困牛山戰(zhàn)斗相關資料,十分感動。經四處打聽,在龍?zhí)伶?zhèn)找到困牛山村。之后兩年里,楊又鑄走訪了困牛山村及周邊10多個村莊的100多名親歷者及關聯人。其中,目擊村民都已八九十歲高齡,能確認身份的幸存紅軍已全部離世。
“這些老人回憶,紅軍不怕死,與敵人肉搏,打穿制服的敵軍一槍一個準,而為了避開傷著老百姓,故意把槍抬得很高……”楊又鑄說。國民黨軍隊離開后,很多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救護紅軍,送他們尋找主力部隊。
貴州省黨史專家最后認定,困牛山戰(zhàn)役紅軍跳崖人數在100人左右。
“紅軍在如此情形下,依然把百姓當親人,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自己選擇了死,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楊又鑄說,“我把這些珍貴的史料記錄下來,為的是讓后人銘記?!?/p>
2008年,石阡縣委縣政府與紅二方面軍后代共建困牛山紀念碑。蕭克將軍題寫“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碑名,9位老紅軍、老將軍題詞。
近日,記者尋訪困牛山戰(zhàn)場,憑吊紅軍英魂?!袄I郊t軍壯舉紀念碑”由紅六軍團軍旗和困牛山構成,旗與山融成了這座豐碑。望著“千秋功績在、碑樹人心中”的碑刻,記者心情難平。
如今,困牛山村民過著寧靜安詳的日子。村民張國玉說,逢年過節(jié),村民們會自發(fā)來紀念碑祭掃紅軍。困牛山戰(zhàn)斗遺址被列為銅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后,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
貴州長征研究專家、遵義醫(yī)科大學教授谷松嶺認為,困牛山紅軍跳崖,是愛民壯舉、民本壯舉、英雄壯舉。
“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生,把生留給百姓,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軍隊這種偉大和崇高的精神,不會因時代變遷而變化?!辟F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覃愛華說。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