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6月24日電 題:又見白鷴鳥
新華社記者李自良、伍曉陽、龐明廣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許多人至今對這首歌耳熟能詳。
這是6月15日拍攝的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zhèn)班哲村(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67歲的佤族老人巖亂,見證了這首歌的起源:1964年10月,年輕的通信兵楊正仁跟隨部隊,來到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zhèn)班哲村架設電話線。聽到村民們晚上圍著篝火唱了一首十分動聽的佤語歌,愛好音樂的他記錄下來,重新填詞、改編,后來就有了這首經(jīng)典之作。
“當時我們唱的是佤族民歌《白鷴鳥》。”巖亂說。白鷴鳥是當?shù)匾环N非常漂亮的鳥,雄性白鷴鳥身軀的羽毛是黑色的,細長的腿是紅色的,翅膀和尾巴是白色的,尾巴有一米多長。
“我們佤族人很喜歡白鷴鳥。它不傷人,不吃莊稼,只吃蟲子。”巖亂說,這首歌不知口口相傳了多少輩,佤族人蓋新房、結(jié)婚、過節(jié),只要遇上喜事,全村人都會一起唱。白鷴鳥成了阿佤人心中美好吉祥、帶來幸福的象征。
在當時只有12歲的巖亂眼里,架電話線的解放軍就像白鷴鳥一樣?!敖夥跑婑v扎在村外,不拿我們一針一線,還幫我們挑水、砍柴、理發(fā),送糧食給我們吃。”老人說,他還跟解放軍學會了很多漢語歌。
架電話線的解放軍不久后回去了。幾十年后,一批批“白鷴鳥”又飛到了佤族村寨,他們是來扶貧的駐村干部?!拔覀兇瀣F(xiàn)在還有五名駐村干部。”巖亂說,駐村干部經(jīng)常組織村民一起學習種養(yǎng)殖技術,帶領村民發(fā)展了肉牛、甘蔗、橡膠等產(chǎn)業(yè),誰家有人生病他們也會上門去慰問。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zhèn)班哲村白鷴鳥文藝隊在表演甩發(fā)舞(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特別是這幾年,班哲村曾經(jīng)泥濘不堪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村里的杈杈房、茅草房變成了一幢幢磚瓦安居房。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已經(jīng)從220戶、803人下降至2018年底的8戶、27人,貧困發(fā)生率降至1.9%。
“過去我們飯都吃不飽,只能去山上挖山藥、采野菜,現(xiàn)在糧食吃不完,還不用交公糧?!睅r亂說,“這么好的日子,我做夢都夢不到?!?/p>
西盟縣文聯(lián)原主席文清風曾在班哲村駐村幫扶。“每次回到寨子里,村民們都熱情地招呼我,還有的拉我去家里吃飯?!蔽那屣L說,“老百姓沒忘了我們,是對我們駐村工作的認可,值了!”
每天清晨,班哲村的大喇叭還會播放《阿佤人民唱新歌》?!袄蠗罡柙~改得好啊,特別貼合我們的生活?!蹦杲畔〉膸r亂望著遠處云霧繚繞的青山,沉默了半晌說道,“你看,白鷴鳥又飛過來了?!?/p>
新聞鏈接:
從“最后定族”到“率先脫貧”——我國第56個民族基諾族脫貧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