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降落的月球背面,高山和深谷疊現(xiàn),別有一番風光。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說,月球背面具有獨特性質(zhì),嫦娥四號登陸的是從未實地探測過的處女地,或許能獲得突破性發(fā)現(xiàn)。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jiān)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cè)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新華社發(fā)(國家航天局 供圖)
未知世界
由于潮汐鎖定,月球繞地球公轉(zhuǎn)與自轉(zhuǎn)的周期相同,因而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景色”總是一樣的。
在沒有太空探測器的年代,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的未知世界。
直到大約60年前,蘇聯(lián)的月球3號探測器傳回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影像。大約50年前,美國阿波羅8號的3位宇航員在環(huán)月飛行時,成為最先親眼看見月球背面的人類。
越來越多去往月球的探測器讓人們發(fā)現(xiàn),原來月球背面和正面如此不同:正面相對平坦,而背面崎嶇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擊坑。
鄒永廖說,無論是物質(zhì)成分、形貌構(gòu)造還是巖石年齡,正面和背面都有很大差異。比如,從成分上看,月球正面約60%都被月海玄武巖覆蓋,而背面幾乎都是高地斜長巖。月球上有22個月海,19個分布在正面,只有3個很小的月海在背面。
此外,月球背面的月殼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而正面月殼厚度只有約60公里。為什么會這樣?這依然是個謎??茖W家提出過很多假說,但只有真正進行著陸探測才有可能揭開這個謎。
科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更為古老,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地球上經(jīng)歷了多次滄海桑田,早已將自己的過往隱藏,對月球的探測或許能讓人類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家園。
“月球童年的經(jīng)歷,地球上也發(fā)生過。但由于地質(zhì)活動,地球早年的痕跡已被抹去。要想了解地球久遠的往事,月球或許能給我們答案?!敝锌圃旱刭|(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楊挺說。
圖為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降落過程(示意圖)。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nèi)的馮·卡門撞擊坑內(nèi),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期待驚喜
從上世紀50年代,人類發(fā)射到月球的探測器有100多次。但是月球背面著陸探測一次都沒有。
“嫦娥四號著陸的艾特肯盆地目前屬于處女地,在科學上會有很多新發(fā)現(xiàn)?!编u永廖說。
他說,艾特肯盆地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最深的盆地,直徑約2500公里,深十多公里?!拔覀兛梢栽谶@里獲取月球深部物質(zhì)的信息,相信會在科學上有很大的驚喜。”
“月球背面的巖石更加古老。如果我們能獲取更古老的巖石類型等物質(zhì)成分信息,對我們了解月球的化學成分演化過程會有很大的幫助?!编u永廖說。
他說,在太陽系46億年歷史中,在39億年前出現(xiàn)了小天體撞擊高峰。為什么這個高峰出現(xiàn)在39億年前而不是更早?目前科學家初步分析,艾特肯盆地可能就是39億年前小天體撞擊形成的。到那里開展精細探測,也許可以揭開這個科學之謎。
他說,月球車行走時,可以獲取集地形地貌、物質(zhì)成分、淺層結(jié)構(gòu)于一體的綜合地質(zhì)剖面,這個剖面一旦建立起來,在國際上是首創(chuàng),而且對揭示著陸區(qū)域地質(zhì)演化歷史、演化細節(jié)有重大貢獻。
此外,嫦娥四號上中國、瑞典、德國合作的載荷還將對月面中子與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表環(huán)境進行探測,研究宇宙輻射、太陽風與月面物質(zhì)相互作用的情況。
科學家說,人類以及探測器在月球上會受到宇宙射線、太陽風等的損傷。月表環(huán)境探測將為人類重返月球以及月球探測器設計等提供重要幫助。
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員慶祝降落成功。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聆聽宇宙
天文學家一直希望找到一片完全寧靜的地區(qū),監(jiān)聽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電磁信號。在地球上,人們?nèi)粘Ia(chǎn)生活的電磁環(huán)境會對這樣的觀測產(chǎn)生嚴重干擾。
而月球背面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因為月球自身屏蔽了來自地球的各種無線電干擾信號。
“到月球背面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上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编u永廖說。
這樣的天文觀測是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的重要手段,也將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資料。
嫦娥四號著陸器、中繼星以及與中繼星一同發(fā)射的一顆環(huán)月小衛(wèi)星上分別安裝了中國和荷蘭科學家研制的低頻射電探測器。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說,荷方的探測儀可探測地球兩極的射電爆發(fā),中方的儀器可以探測宇宙更遠的目標。
科學家或?qū)⒏Q見大爆炸后宇宙如何擺脫黑暗,點亮第一代恒星從而迎來“黎明時代”的信息。(記者 喻菲、胡喆、全曉書)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