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專訪:人文交流促中美增信釋疑——訪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文
新華社記者柳絲 胡若愚 楊晴川
首輪“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的活動之一“中美大學校長及智庫論壇”定于26日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舉行,基辛格、蘇世民等美國“知華派”人士和中國“知美派”學者將出席。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是這場交流活動的主要承辦方之一。這家新型智庫的執(zhí)行院長王文臨行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以來,中美關系的積極度、合作度以及特朗普的對華好感度超過預期。其中,智庫參與的人文交流正為推動兩國關系發(fā)展、促進雙方增信釋疑發(fā)揮重要作用。
人文交流減少對華偏見
今年4月的海湖莊園會晤確立中美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其中,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分別于6月和7月順利啟動,首輪社會和人文對話、執(zhí)法及網絡安全對話正在籌備中。兩國元首會晤成果的穩(wěn)步落實將為特朗普訪華以及中美關系在新起點上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盡管中美兩國文化、傳統(tǒng)、法律、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王文認為,這些年來,兩國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頻繁,促使雙方認知差距減少,從而幫助減少彼此的誤解。
王文走訪過美國二三十個州,同美方人士頻繁交往。在他看來,現(xiàn)在到美國,比起過去,即便是美國最保守的那一派學者,也已經開始用“脫意識形態(tài)”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對中國仍持有極端保守態(tài)度的人在逐漸減少。
“中美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越來越夯實,渠道越來越多,機會越來越頻繁,能夠溝通的平臺和人群越來越廣泛,所以相互之間能夠理解的可能性越來越多?!?/p>
王文說,理解并不代表相互接受,雙方在交流時觀點經常難以調和,但是,隨著中美人文交流、社會交往日益頻繁,雙方逐步開始相互理解對方觀點的邏輯?!爸袊絹碓街烂婪绞窃趺聪氲模婪揭苍絹碓街乐袊窃趺聪氲??!?/p>
中美關系發(fā)展好于預期
談及特朗普執(zhí)政以來的中美關系,王文認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美關系發(fā)展好于預期。
中美關系的積極度和穩(wěn)定性超過預期。王文說,特朗普上臺前顯現(xiàn)政策不確定性、“黑天鵝效應”以及在美國政治體制內的革命性等特點,但上臺后,不僅沒有顛覆中美關系,反而推動“中美關系向正向發(fā)展走了很多步”,大大超過預期。尤其在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之后,兩國關系出現(xiàn)更多積極跡象。
中美在全球問題上的合作度也超過預期。王文說,“過去我們認為中國在對外開拓、尤其是參與全球治理時可能會受到美國沖擊”,但實際上,今天中美兩國合作廣泛。
另外,王文認為,特朗普本人對中國的積極態(tài)度和內心好感度也超過預期。
“智庫外交”助中美溝通
王文指出,中美關系發(fā)展依然存在不少挑戰(zhàn),包括戰(zhàn)略互信缺失、“修昔底德陷阱”風險、貿易、高科技、亞太地區(qū)影響力等領域的結構性矛盾、部分美國國內利益集團總想給兩國制造矛盾的傾向等。
王文表示,要應對這些挑戰(zhàn),中美需要加強溝通,智庫交流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智庫不但可以參與人文交流,更能夠在政治、安全等領域扮演“二軌外交”的角色,起到平臺、緩沖和相互影響的作用。
不過,王文認為,中國智庫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仍有很長路要走。就中美關系而言,他建議,中國智庫需要多為兩國關系的發(fā)展提出真知灼見和戰(zhàn)略遠見;要進一步提高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多去美國基層調研;還要努力推出一些能夠幾十年不過時的思想產品。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